系统检测到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较低,推荐使用FirefoxChrome浏览器打开,否则将无法体验完整产品功能。
×

四招解决“春捂”

[导语]我国自古有“春捂秋冻”的说法。那么,春天到底该怎么“捂”?日前,医疗气象学家们提出了4点“春捂”指数。

我国自古有“春捂秋冻”的说法。那么,春天到底该怎么“捂”?日前,医疗气象学家们提出了4点“春捂”指数。

时机:在冷空气到来前24—48小时提前预防。医疗气象学家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时间长密切相关。比如感冒、消化不良,早在冷空气到来之前便捷足先登,而青光眼、心肌梗死、中风等,在冷空气过境时也会骤然增加。因此,捂的最佳时机,应该是在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24—48小时。

气温: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耐受冷热的程度也不同。研究表明,对老年人或者体弱多病的人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也就是说,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

温差:日夜温差大于8℃是捂的信号。面对“孩子脸”似的春天,你得随天气变化加减衣服。而何时加衣呢?一般认为,日夜温差大于8℃时是该捂的信号。

时间:7—14天恰到好处。立春代表春天的来临,但冬季的低温并不会立刻回升,即使此后气温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体弱者或高龄老人得捂14天以上,身体才能适应,如果衣服减得过快很可能冻出病来。这是因为,在这期间,气温变化较大,如果过早脱掉棉衣,头部、下肢、手部、咽喉等都很容易在一冷一热的气温变化中,因为不适应而受寒,从而导致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

提醒:春捂要因人而异。年轻人血气方刚,对外界寒冷的适应力及抵御能力都比较强,可以冻一冻;而老年人大多肾阳衰微,经不起太冷的刺激;小孩免疫力弱更应加强春捂。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QQ交流圈

扫一扫,关注全民竞赛网QQ群交流,反馈您的建议,集思广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