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较低,推荐使用FirefoxChrome浏览器打开,否则将无法体验完整产品功能。
×

春寒秋冻是怎么回事?

[导语]春寒时节养生,古诗云“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春回大地草木萌发此人们总感到春比冬冷正如农谚云“春冻骨头秋冻肉”这怎么一回事呢?

古诗云“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春回大地草木萌发此人们总感到春比冬冷正如农谚云“春冻骨头秋冻肉”这怎么一回事呢?

首先从人体生理上说人体皮肤表面上热和冷感受点呈块状分布冷点多于热点所前额皮肤对冷敏感而对热却不太敏感面部皮肤对环境温度变化有很大敏感性每平方厘米有8~9冷点而热点仅有1.7躯干皮肤对冷敏感性比四肢皮肤大

环境温度刺激所产生敏感度直接取决于被刺激皮肤区域内感受点分布情况皮肤感受点密度愈大对温度变化则愈敏感农历立春节气过后人们对突然变化的温度一难适应气温虽呈上升趋势但春季风比较大据测试当气温为1.1℃风速为2.2米/秒约相当于2级风体感温度为-2.8℃;当气温不变风速加大为9.3米/秒相当于5级风此体感温度可达-15.5℃可见由于风速的变化同一气温下体感温度会有较大差异故谚语云“穷债冷风”此话具有一定科学性

入春后人们一碰上“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的“倒春寒”天气则会感到更加寒冷正如谚语云“反了春冻断筋”

统计表明中国江淮流域及江南各地几乎每年都有程度不同的春寒较严重的春寒平均3~4年一遇春寒又可分早春寒和倒春寒气象上将春分前发生的低温阴雨冷害叫早春寒;春分后发生的则称做倒春寒由于倒春寒发生间较晚正值早稻育秧棉花蔬菜播种育苗及栽插季节因而对春播作物危害最大同这的天气又湿又冷对人体的健康也非常不利

春寒时节养生,《黄帝内经》上认为,“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从中医五脏学说来认识,春天为肝脏主气,喜舒畅条达,所以夜卧早起,广步于庭,适当进行体育锻炼,而不宜剧烈的运动。心情保持舒畅,不使情绪激烈的变化,保持良好心态对于养生有显著作用。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QQ交流圈

扫一扫,关注全民竞赛网QQ群交流,反馈您的建议,集思广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