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由于气候变化突然,忽冷忽热,忽风忽雨,一些老毛病都容易复发。许多做过手术,或曾经骨折,或有其他陈旧性外伤的人,每当到了气候多变的春天,旧伤部位往往会发生疼痛,有的关节僵硬、肿胀,如不注意保健或及时治疗,会使病情加重,给生活带来一些不便。
许多有过大的外伤、动过手术或曾经骨折的人都有样的体会:在风和日丽的晴日,旧伤一般没有什么不适,而当阴雨天气来临时,旧伤部位就会程度不同地发生疼痛;就四季来言,每当春天来临时,旧伤最易疼痛。
春天为何旧伤易痛?要弄清这问题,首先必须对春天的气候特征有个大致的了解。我国属季风气候区,春天是冬季和夏季的季风交替转换的过渡时期,冷暖空气时常交汇,形成“锋面”天气带。气候统计表明,我国许多地区的春天,每隔三五天就会有一次冷空气入侵,故“三暖四寒”天气最为常见;有时,上午还风和日丽,下午冷风过境,天气即刻转为阴雨,所以“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也是春季气候的一个特征。由于冷暖空气经常交替,所以春季里的空气湿度变化也较大。
从生理角度上说,曾经骨折、手术或有其它陈旧性外伤的,其伤口部位的皮肤和皮下组织会形成疤痕,疤痕内有无数个纤细的神经纤维,它们对外界气象条件的变化相当敏感。春天里,寒热变化无常,直接刺激了疤痕内的神经纤维,使人感到疼痛不适;而天气时阴时雨,湿度时高时低,这样对神经纤维产生挤压或牵拉的刺激,从而导致疼痛。当然,对于一些做过内科手术的患者来说,由于手术脏器的生理功能降低,天气的变化也会引起疼痛。以胃部手术为例,当冬春季出现寒潮天气时,由于气温变化幅度大,患者多半都会出现胃部疼痛和不适。
为了预防和减轻旧伤疼痛,有旧伤史的患者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尤其在春季,要经常收听收看天气预报节目,冷空气来临时要注意保暖,阴雨天气要注意除湿(可在室内通过增温或利用空调抽湿)尽可能地减少外出。一些有过骨折或外伤的患者,要采用取局部保暖(例如包裹棉纱)的措施,使得旧伤处的温度保持恒定;也可用手按摩旧伤处,促进血液循环。疼痛发生后,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也可采取针灸、理疗、红外照射等医疗手段,对消除旧伤疼痛也有显著效果。
温馨提醒,食疗的方法对预防和治疗旧伤疼痛也很有疗效。
桂枝芍药茶:取桂花10克,芍药10克,大枣5枚,加水800毫升,浸泡15分钟后,煎熬成500毫升,取汁当茶饮,一日一剂。对预防和治疗手术疤痕疼痛有效。
当归红花酒:取当归20克,红花10克,分别浸泡于50毫升50度的白酒中,48小时后过滤,二液混合后再加入白酒至150毫升,混匀即可。每日三次,每次2~3毫升,饭后服,对春季外伤部位的旧病复发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