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万物生发,时令蔬菜大量上市。人们大都知道吃蔬菜有益健康,尤其是春季容易出现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和皮肤病,就更需要摄入蔬菜来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增强机体抗病毒能力。各种新鲜蔬菜因此大受欢迎。但吃蔬菜保健的关键不在吃得多,而在于吃得对。在春季,有的蔬菜不可“贪鲜”,有的蔬菜则不宜多吃。
花脸番茄
花脸番茄
番茄性凉味甘,有清热生津、养阴凉血的功效,因此很多人都喜欢在春季吃番茄保健,预防口干舌燥、虚火上升等春季常见症状,更有不少人因为天气转热,开始生吃番茄。番茄有益健康,但未完全成熟的花脸番茄却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
据专家介绍,半青半红的番茄以及有“青肩膀”(果蒂部青色)的番茄不仅口感和营养差,而且含有花青素和生物硷等毒素,食后可能发生中毒。为安全起见,个人尽量不要选购花脸番茄。如果生吃,最好买粉红番茄,因为这种番茄酸味淡,生吃较好;如果熟吃,就尽可能买大红番茄,这种番茄味道浓郁,烧汤、炒食都不错。
鲜木耳
春季是木耳疯长的季节,刚采摘的木耳鲜嫩可口,有人对此特别偏爱。但鲜木耳本身含有毒素,食用极易引发疾病,甚至致死。个人应尽量选择经曝晒处理过的干木耳食用,切不可“贪鲜”。
专家指出,鲜木耳含卟啉类光感物质,人食用后若被太阳照射可引发皮肤瘙痒和水肿,严重者可致皮肤坏死,若水肿出现在咽喉黏膜,更会出现呼吸困难,造成生命危险。而干木耳在曝晒过程中已经分解了大部分卟啉,加上食用前必须经水浸泡,剩余毒素已经基本溶于水中,因此可以放心食用
鲜黄花菜
春夏之交,也是黄花菜盛产期,但新鲜的黄花菜最好不要吃。因为鲜黄花菜中含有一种叫“秋水仙碱”的物质,“秋水仙碱”本身无毒,但经过肠胃道的吸收,在体内会氧化为“二秋水仙碱”,这种物质具有较大的毒性,能强烈刺激消化道,可导致食用者发生急性中毒,出现咽干口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血便、血尿或尿闭等,甚至可能死亡。
专家建议个人每次吃鲜黄花菜最好不超过50克,以防中毒。食用前必须用开水彻底焯熟,再用清水浸泡2个小时以上,捞出用水洗净后再进行炒食,这样就能基本破坏掉“秋水仙碱”。食用干品比较安全,但最好也用清水或温水进行多次浸泡后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