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较低,推荐使用FirefoxChrome浏览器打开,否则将无法体验完整产品功能。
×

春分前后 中医饮食有原则

[导语]3月21日是春分,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春分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关于春分前后的饮食民间有很多流传,中医也有很多讲究,俗称“吃春”、“咬春”,或者“啃春”。

养脾佳品大红枣

我国古代名医孙思邈说过:“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说,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中医认为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所以应少食酸味食品。而人们在春天里的户外活动比冬天增多,体力消耗较大,需要的热量增多。但此时脾胃偏弱,胃肠的消化能力较差,不适合多吃油腻的肉食,因此,热量可适当由甜食供应。红枣正是这样一味春季养脾佳品。

补中益气有蜂蜜

蜂蜜也是“吃春”的首选,中医认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经,能补中益气、润肠通便。春季气候多变,天气乍暖还寒,人就容易感冒。由于蜂蜜含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还有清肺解毒的功能,故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补品。因此,在春季,如果每天能饮用1-2匙蜂蜜,以一杯温开水冲服或加牛奶服用,对身体有滋补的作用。

时令食物春之芽

春日食春芽是大自然的赐予,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说要“食岁谷”,意思就是要吃时令食物。春天里所有的植物都生发出新鲜的嫩芽,其中,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等。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QQ交流圈

扫一扫,关注全民竞赛网QQ群交流,反馈您的建议,集思广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