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随着气候转暖,人们洗澡次数增多,皮肤上的水脂乳化保护物容易被碱性的肥皂洗掉,出现干燥、瘙痒。这种情况在老年人中尤为常见,这主要与其皮肤的汗腺和皮脂腺萎缩有关。
其次,春季空气中的植物花粉含量较高,过敏体质的人在接触花粉后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出现打喷嚏、流鼻涕、流眼泪等症状,有些患者在面部、手背部等暴露部位还会出现红斑、肿胀、丘疹,甚至水疱、结痂和烧灼感。
再次,春季阳光中的紫外线含量较高,人们外出活动较多,暴露于日光下的皮肤就容易突发性地出现瘙痒性皮疹。进食某些光敏性食物,比如芹菜、酸橙、油菜、芥菜、莴苣、小白菜、菠菜等,也可能诱发皮肤过敏。
一旦出现皮肤过敏,首先要减少刺激,不要随意用手搔抓。避免用碱性肥皂洗澡,忌用热水烫洗。尽量不要穿化纤毛织品,也不要饮酒,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过敏体质者在这一季节应避免接触花粉,尽量少吃光敏性食物,外出时可使用防晒霜,或者撑遮阳伞。
如果全身皮肤瘙痒长期发作,对症治疗后疗效不明显,则应进行血糖检查、肝功能检测、甲状腺机能等检测,以排除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