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季
中国人的四季脉象因此也有很大差异,如果病人脉顺四时(正常季节脉象),即有急病亦好治,因为病未深入;如果脉与四时相逆,则一般来说已到了难治或不治的地步了。老中医坦言:欲知《黄帝内经》之精华,一半在气候。”没有中国特殊气候,也就不会诞生中医学。
中医治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是针灸,针灸的取穴和针探深度也都和四季有关,中药的使用也分季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专门有一篇“四时用药例”,说明用药也要讲究季节。
《黄帝内经》中指出:“在各季节中要分别加温热甘酸和苦寒之药,以顺四时气候而养天和之气。” 唐代名医孙思邀说过,由于南北方人体质虚实不同,用药也应不同。
气候影响中医养生文化的典型例子可举“春捂秋冻”,这是因为我国春季(以春季为例,秋季相反)室外气温急升(北方尤甚)而室内上升很慢,因此,常呆室内的人才需要“不可顿去棉衣”的春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