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养神
恬淡虚无,精神内守
《内经》中指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保持思想清净,没有杂念,才能精气、神气内守,保持健康无病。具体而言,就是思想上要安闲而少欲望,心境要安定而没有恐惧,吃穿都很随意,地位高下、财富多寡也不过于倾慕,对社会习俗也乐于相处,如此一来,就能对身体进行良好的保养,减缓衰老和减少疾病的发生。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首先要克制自己的欲望与脾性。其次,要使自己逐渐变得宽容、大度、忍让。
顺应四时,调养精神
自然界有一年四季之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人相应,作为自然界的一份子,人一定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
春天是万物推陈出新的季节,自然界生机萌动、欣欣向荣,人体阳气亦升发向上。中医认为春属木属肝,喜调达而恶抑郁,因此确保心情舒畅,切忌情志沉闷忧郁,这就是顺应春令的调神养生法则。《内经》主张春天要入夜才卧,清晨即起,并舒缓形体,适当锻炼,保持活泼向上的情绪。
夏天是万物茂盛的季节,此时天地阴阳相交,万物开花结果,人体阳气也相对强盛,要顺应阳盛长养之气的特点,使阳气宣通,心气旺盛,以发挥其功能。人们应精神饱满,热情洋溢,夜间可适当晚睡,但早晨应起床锻炼。
秋天万物成熟,自然界阳气已极,阴气萌动,人们应顺应阳气渐降、万物收敛的特点,使肺气清肃、气血和平。此时应早睡早起,精神安定宁静,神气收敛。
冬天是万物潜藏、阳气内伏的季节,人们应顺从阳气闭藏、万物蛰伏的季节特点,精神含蓄,使阳气固密,注重休养生息、固护肾气,要早卧晚起,注意避寒保暖,这就是冬令养生调神的法则。
相关阅读》》》中医告诉你肿瘤患者如何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