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令时节气候由热转凉,阳气渐收而欲潜藏在内。自然界秋风劲急,随着阳气的收藏而呈现一派萧条之象,此“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人体的生理活动也会随环境而相应发生改变。中医常说秋季需要养阴,而“秋冬养阴”一说出自《黄帝内经》:“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专家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顺应四时、调神养生原则,对今天的我们仍很有意义。专家介绍,人们要顺应自然界阳气开始收藏的特性来调养身心,养阴其实指的是一个阳气收藏的过程,秋季养生一定要把养阴作为首要任务来完成。

起居养阴:早睡早起是正道
秋季养阴,首当其冲就是早睡早起。“尤其是一些习惯了晚睡熬夜的自由职业者,千万不能因为早上不用‘打卡’上班就自我懈怠,否则很容易把自己整得疲惫不堪还赖在‘秋乏’头上。”

专家指出,古人提倡秋季“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当然并非真的要求起得比鸡早,而是指应当顺应季节进行作息‘微调’。”就拿锦江边的晚风来说,夏天的风徐徐吹来感觉凉爽,而入秋后如果深夜再到江畔吹风就不合时宜了。因为此时的风已经由“送爽”的微风逐渐变成了带寒意的凉风,一不小心甚至可能把颜面吹瘫。
“早睡可以让人体的阳气顺利进入收藏状态,避免凉气袭击人体;早起则使得肺气得以舒张,且防阳气收之太过。此外,进入深秋还应开始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防寒,这样才能顺应自然界阳气收藏特点。”专家解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