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第一场雪迟迟未来,但空气寒冷干燥,加上室内暖气、空调的使用,很多人都出现了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等上火症状。我们从多家医院的呼吸科了解到,目前正是“上火”病人的高发季节。多家医院的呼吸科都人满为患,病人都是口干舌燥,但大都是光咳嗽,却无痰。那么,这些火都是从哪儿来的呢?

上火源头一:牛羊肉火锅
冬天吃牛羊肉比较多,但牛羊肉本身偏温,且代谢时消耗水分比较多,容易使人上火,因而冬吃牛羊肉要有些科学的讲究。
合理搭配:吃牛羊肉时要搭配凉性和甘平性的蔬菜,能起到清凉、解毒、去火的作用。凉性蔬菜一般有冬瓜、丝瓜、菠菜、白菜、金针菇、蘑菇、茭白、笋等;吃羊肉时最好搭配豆腐,它不仅能补充多种微量元素,其中的石膏还能起到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作用;而羊肉和萝卜做成一道菜,则能充分发挥萝卜性凉,可消积滞、化痰热的作用。此外,羊肉和半夏、菖蒲,不宜同用。
别喝涮肉汤:有很多人认为涮羊肉的汤营养丰富,实际恰恰相反,吃涮羊肉一般要一个小时以上,这期间,配料、没捞出来的羊肉等很多物质在高温中长时间混合煮沸,彼此间会发生化学反应。这些食品反应后产生的物质对人身体不仅没有益处,甚至还会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
吃羊肉有禁忌:由于羊肉大热,醋性甘温,两物同煮,易生火,因此羊肉汤中不宜加醋。羊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茶叶中含有较多鞣酸,易引发便秘。

上火源头二:橘子
在冬季,吃多了容易上火的还有就是好吃的橘子。对此,宣武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的专家特此发布健康提醒,冬季食橘要注意四项内容。
控制食用量:每天吃3个橘子,就能满足一个人一天对维生素C的需要量。若食用过多,过量摄入维生素C时,体内代谢的草酸会增多,易引起尿结石、肾结石。另外多吃对口腔和牙齿有害。
别与牛奶同食:牛奶中的蛋白质易与橘子中的果酸和维生素C发生反应,凝固成块,不仅影响消化吸收,还会引起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因此,吃橘子的前后1小时内不宜喝牛奶。
饭前别吃橘子:因为橘子中的有机酸会刺激胃壁的黏膜,对胃不利。
老人少吃橘子:胃肠、肾、肺功能虚寒的老人不可多吃,以免诱发腹痛、腰膝酸软等病状。

上火源头三:冬枣
除了牛羊肉、橘子外,因为性温,补养力强而深受欢迎的冬枣也是目前市场上深受百姓喜欢的食物,但同样,大枣的这个季节吃时仍有着科学的方法。
大枣入药常用黑枣、南枣、红枣、蜜枣等,其中以黑枣、南枣养血补中作用较强。红枣性温,补养力较薄;蜜枣味清长而厚爽、滋润解毒较好。大枣虽然营养丰富,但在食用时仍需注意几个问题。
腐烂变质枣忌食用。大枣腐烂后,会使微生物繁殖,枣中的果酸酶继续分解果胶产生果胶酸和甲醇,甲醇可再分解生成甲醛和甲醇。食用腐烂的枣,轻者可引起头晕,使眼睛受害,重则危及生命。
不宜与维生素同时食用。枣中的维生素可使维生素K分解破坏。
不宜和黄瓜或萝卜一起食用。萝卜含有抗坏血酸酶,黄瓜含有维生素分解酶,两种成分都可破坏其他食物中的维生素。
另外,服用退热药时禁忌食用。服用退热药物同时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容易形成不溶性的复合体,减少初期的吸收速度。大枣为含糖量高的食物,故禁忌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