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二五”规划,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大作用。
深刻认识创先争优活动的重大意义
创先争优活动直接涉及加强组织工作,涉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涉及国家长远发展。对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视程度,是反映我们有没有开阔的眼界、坚强的党性,是否能够从大局考虑问题,从党的事业、人民利益考虑问题的认识水平。因此,要深刻认识创先争优活动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特点,增强工作使命感、责任感。
这次创先争优活动的突出特点是重心下移,重在基层。“万丈高楼平地起”,雄厚的力量源泉在广大基层党组织、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之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把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创造活力充分激发出来,围绕科学发展去“创”和“争”,紧扣创建和谐社会去“比”和“赛”,这个力量是很大的,能够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产生可观的社会效益。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把人民群众带动起来,广泛开展创先争优,这个力量就更大,蕴藏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可以讲,一个奋力创先争优的政党是坚强有力的,一个奋力创先争优的民族是蓬勃向上的,一个奋力创先争优的国家是不可战胜的。
创先争优活动重在引导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凝神聚力,充分发挥历史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单位、社会、国家争做贡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一种正面的、健康的、昂扬向上的浓厚氛围和价值取向。全党、全社会形成这样一种良好局面,大有益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深层次社会矛盾的解决,推动“十二五”规划的贯彻落实,推动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
创先争优活动重在建立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这些年来,我们一再强调要抓基层、打基础,但是总有部分基层党组织、党员作用发挥不够好,有的得过且过,有的软弱涣散。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通过解决工作机制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都去争创,让先进的更先进,并且带动中间和落后的,真正形成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
基层党建工作既要靠号召、要求、动员、布置,更要靠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自内心的、积极主动的参与。机制前进一小步,整个基层党建工作就会前进一大步,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就会得到切实的提高。只有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调动党员积极性,激发党员内在活力,我们党才能不断保持和发展先进性。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创先争优活动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机遇,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是服务人民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的有力保障。开展好这一活动,可以调动成千上万人的积极性;为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提供干事创业的机遇和平台,从而推动单位、部门、地区以至全国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因此,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按照中央的有关精神和工作部署,抓实抓细创先争优活动,使之步步深入,开花结果。
靠什么方法抓创先争优活动
这次创先争优活动,是在人数众多、类型各不相同、情况千差万别的广大基层党组织中展开,涉及农村、企业、街道(社区)、机关、学校、科研院所等各行各业。抓好创先争优活动必须把各级党组织动员起来,把各个部门、各个方面、各种资源整合起来,形成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抓好创先争优活动,要发动各级党组织、全社会和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其中领导干部要带好头、领好路。虽然创先争优活动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从表面上看,好像与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中高级领导干部关系不大,但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无论职位高低,首先是一名党员,隶属于一个基层党支部,参加这个支部的组织生活,这是无一例外的党的规矩。何况,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还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谋划者、推动者,肩负着更重要的责任,所以必须走在前头,发挥表率作用。要转变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走出机关大楼,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不深入基层,不接触广大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就难以了解基层的客观实际和党员、群众的关切和期盼。单凭层层听汇报、看材料点头“拍板”的作风是不可能抓好创先争优活动的。
只是党员争优秀,而不能带动周围群众争优秀,只是党组织创先进,而不能带动所在的单位、部门、地方创先进,这样的活动作用不会很大,容易形成党内自我循环,产生“两张皮”和脱离群众的问题。党组织和党员的创先争优,应该是能够对单位、部门、地方和人民群众起强有力带动作用的创先争优。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抓好党员、党组织活动的同时,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建立共创共争的联系机制和工作机制,以党员、党组织活动为基础和示范,带动各行各业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抓好创先争优活动,要发挥各级领导机关、部门的作用。各级领导机关、部门不仅要带头参与,而且要加强对活动的领导或指导。这种参与和领导、指导,不是空洞的、口头上的,而是实在的、有具体措施和检验标准的。绝不能认为创先争优只是所在机关、部门党组织的自身建设,而要从全局着眼并作出部署,使之与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的发展目标、中心任务和年度计划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同推动,同检查,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