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离我们有多远》问卷调查报告
调查机构:搜狐绿色频道、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北京晚报
一、调查背景
1996年,北京率先提出垃圾分类的倡议,13年过去了,垃圾分类却始终在理想与现实之中步履维艰。
截止2008年,北京每日产生生活垃圾1.84万吨,年产生活垃圾已到达到672万吨。北京市垃圾处理形势已经日益严峻。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以及北京市“两会”期间,北京的垃圾处理问题再次成为了众多委员代表关注的焦点。那么,垃圾分类到底难在哪?它离我们的生活还有多远?公众对垃圾分类又有何看法?北京晚报、搜狐绿色频道以及中华环保基金会联合发起了网上在线调查《垃圾分类,离我们有多远?》,调查内容包括公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度、垃圾分类在家庭中的处理情况以及垃圾分类正在面临的困难。
二、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在线调查共收到3923份问卷,其中,65.4%的参与者是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
1、公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度及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度
有58.63%的人知道生活垃圾如何分类;41.37%的人不知道垃圾如何分类。有47.74%的人知道垃圾最终到哪里处理,42.98%的人对此有一些了解,但有9.28%的人不知道。
进行垃圾分类的前提是,公众对此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或者拥有一个较好的习惯,然而,有四成的被调查者不知道垃圾如何分类,说明大家对垃圾分类的了解还远远不够。在另一个问题中:您是否接受过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教育?有71.17%的人表示接受过,28.8%的人则没有接受过。这说明了政府对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力度以及宣传知识的细化程度还不够大,尽管七成人接受过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但还有四成人不知道该如何分类。
2、公众分放垃圾的习惯以及小区内垃圾设施情况
只有24.29%人总是按垃圾分类将垃圾放入垃圾桶,有33.16%经常进行垃圾分类,35.25%的人偶尔进行分类,还有7.29%的人从不进行垃圾分类。可以看到,经常进行垃圾分类和偶尔进行垃圾分类的公众占了近七成,这说明公众还是有垃圾分类的意识。
而在家中就把垃圾分类好的市民更是少之又少。调查结果显示,65.97%的人都是将家里的垃圾统一装袋后扔到社区垃圾桶内。29.85%的家庭有数个垃圾桶,按不同类别分类后,再扔到社区内各个垃圾桶内。有4.18%的人随时处理垃圾。可见,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垃圾中有近七成的垃圾没有分类就直接放入垃圾桶中。而有65.77%的人所在的社区垃圾分类设施并不齐全,这也是公众没有办法进行垃圾分类的原因之一。
3、垃圾分类遇到的障碍
29.8%的人认为垃圾分类回收实施过程中的困难主要是公众缺乏环保意识,28.08%的人认为是分类设施不健全,25.17%的人则认为是相关部门宣传力度不够,公众对垃圾分类回收并不了解。有16.73%的人认为是职能部门规划不力。可见,缺乏环保意识、分类设施不全、宣传力度不够是垃圾分类前行中的三大“拦路虎”。
4、人们不按照分类扔垃圾的主要原因
人们不按照分类扔垃圾的主要原因中,23.08%人认为是设施不全,无法分类投放。21.9%的人认为是因为缺乏环保意识。17.29%的人表示不知道该如何分类。15.42%的人是因为对垃圾分类回收的益处不了解,15.13%的人觉得麻烦,5.15%的人是出于对对职能部门不信任,认为将来还会将所有垃圾合在一起,现在分了也白分。还有2.04%的人认为此举没有意义。
此外,公众对自己在进行垃圾分类中起到的作用明显缺乏“信心”。有52.17%的人认为在投放垃圾时所作的分类对垃圾分类工作有一点作用。10.66%的人认为作用不大,1.43%的人则表示一点作用都没有。只有35.2%的人认为自己前期工作为垃圾进一步分类回收起到了重大作用。
三 政策建议
调查显示,大多数公众都能认识到自己在垃圾分类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设施不全、缺乏意识以及不知如何分类成为了最大困扰。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现在北京公共场合中的垃圾分类桶过于笼统,往往垃圾桶上只有可回收垃圾或者不可回收垃圾的标识。但重要的是,老百姓往往是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的,哪些是不可回收的。基于此,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大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的知识,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这些宣传需要长期持续开展,并将垃圾分类知识细化成册。可深入学校、社区、医院、单位等各种公共场所进行宣传,使公众能够自觉地养成垃圾分类的行为习惯。
2、建立与垃圾分类的相关政策措施。比如,垃圾分类可以通过奖励制度调动市民积极性。激励公众自觉进行垃圾分类,也让每个人切实地感受垃圾分类带来的现实收益。
3、完善垃圾分类设施。相关部门在设计垃圾分类箱时可画上相应的图例,比如在“可回收”垃圾箱上画上:瓶子、玻璃、纸张等。在“不可回收”也画上相应的物品,给公众一个明确的概念,这样既能在无形中将垃圾分类的常识灌透进人们的意识中,也能省掉一些市民“思考到底哪些是可回收哪些为不可回收”的麻烦, 让垃圾分类成为可能。
关于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物品的正确分类,请专家再指导。以下是网友进行的相关投票结果:
1、以下哪些是可回收物品:
玻璃瓶 11.33% 牙膏皮 9.06% 塑料袋 7.13% 装修垃圾 2.99% 纸巾 6.84% 废电池 8.59% 油漆涂料 1.21% 泡沫塑料 4.39% 厨余垃圾 3.5% 镜子 3.22% 广告纸 8.95% 暖瓶 3.4% 动物毛 2.96% 塑料牙刷 3.33% 书写用废纸 9.74% 灯泡 3.57% 一次性塑料餐盒 2.93% 旧衣物 6.33% 烟头 0.54%
2、选出下列您认为是厨余垃圾的物品:
剩饭 剩菜 18.42% 瓜果皮 19.46% 菜叶 17.99% 炒锅 1.88% 砂锅 3.17% 调味容器 5.86% 饮料包装 8.36% 奶盒 8.29% 筷子 4.61% 餐盒 4.55% 餐纸 7.4%
北京地区调查结果
北京地区共有375人参与投票,相比全国调查结果来看,北京公众的环保意识更高一筹,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执行度更好。
一、公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度及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度
有66.1%的人知道垃圾如何分类,33.9%的人不知道如何分类。有34.1%的人知道垃圾最终到哪里处理,58.1%的人对此有一些了解,还有7.5%的人不知道垃圾会去哪里处理。有65%的人接受过垃圾分类的教育,还有35%的人没有接受或是没有注意过关于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
二、公众分放垃圾的习惯以及小区内垃圾设施情况
在北京地区,有50.1%的人总是总是按垃圾分类将垃圾放入垃圾桶,26.4%的人经常按垃圾分类扔放垃圾,20.5%的人偶尔进行分类,只有2.9%的人从不分类。相比于全国的调查情况,北京市民总是按分类扔放垃圾的比率达到了一半,而经常、偶尔进行分类的也占了46%,总的来说,北京有9成多的公众都参与到了垃圾分类的行动中,可见公众的环保意识非常高。
调查结果显示,62.9%的人都是将家里的垃圾统一装袋后扔到社区垃圾桶内。32%的家庭有数个垃圾桶,按不同类别分类后,再扔到社区内各个垃圾桶内。有5.1%的人随时处理垃圾。这个结果和全国的情况大抵一致。有55.2%的北京市民认为所在的社区垃圾分类设施并不齐全。
三、垃圾分类遇到的障碍
分别有77.9%、75.7%、76.0%的市民认为公众环保意识不够、垃圾分类设施不健全、公众对垃圾分类不了解的垃圾分类回收中遇到的阻碍。此外,还有49.3%的人选择了职能部门规划不力。
四、人们不按照分类扔垃圾的主要原因
在北京,人们认为不按照分类扔垃圾首当其冲的原因便是,设施不全,无法进行投放,选择这一选项的人达到76.3%。缺乏环保意识、不知该如何分类位以65.1%和60.5%的比率居二、三名。有56.3%的人表示对垃圾分类回收的益处不了解。49.9%的人觉得麻烦,32.8%的人出于对对职能部门不信任,认为将来还会将所有垃圾合在一起,现在分了也白分。11.2%的人认为此举没有意义。和全国统计的数字一样,北京公众对自己在进行垃圾分类中起到的作用同样“信心”不足。有43.2%的人认为在投放垃圾时所作的分类对垃圾分类工作有一点作用。17.1%的人认为作用不大,3.2%的人则表示一点作用都没有。只有36.5%的人认为自己前期工作为垃圾进一步分类回收起到了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