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城区一幢古朴的建筑里,陈列着两份纸张泛黄的手稿,来到这里的人们,都会怀着崇敬之情驻足良久——吸引众人目光的,是中央编译局收藏的马克思分别在1876年和1878年写给友人的亲笔信。
“这两份手稿十分珍贵,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典藏的标志性成果。”21日上午,中央编译局局长衣俊卿向记者介绍说,半个世纪以来,中央编译局以系统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作品,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想资源和理论基础,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非凡贡献。
中国的“普罗米修斯”
在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发展史上,有一批人默默无闻,历史却不会把他们遗忘——他们就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者。从延安窑洞煤油灯下,到繁华城市寂寂书斋,他们皓首穷经,用毕生精力传播真理之火,被称为中国的“普罗米修斯”。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用马列主义理论武装全党,1938年在延安成立的马列学院,下设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编译部,这就是今天中共中央编译局的前身。”衣俊卿说,当时王实味、王学文、艾思奇、何思敬等一批优秀的翻译家和理论家集中在那里,开始有组织成规模地翻译马列主义经典著作。
在中央编译局的图书馆,记者看到这样一些“特殊”的书籍:书名是《世界全史》,翻开后却是《列宁选集》第12卷;书名为《摩登周报》,实际上是《红旗周报》第58期——在革命战争年代白色恐怖下,思想的火花就是通过这样的伪装汇成燎原之势的。
截至2011年,中央编译局共有138名长期从事经典著作编译和中央文献翻译的专家学者获得全国“资深翻译家”荣誉称号,成为中国翻译界最大的资深翻译家群体。“让马克思的科学发现原原本本地按照他自己的叙述传给后世”——恩格斯的这一教导,至今仍是中央编译局一代又一代人永远的职守。
编译马列著作硕果累累
“这里有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马克思主义专业图书馆,从事着世界上最浩大的翻译工程。”说起中央编译局近年的工作,衣俊卿如数家珍。目前,中央编译局收藏着20多种语言版本的《共产党宣言》129种,中外各种文字版本的《资本论》478种,先后完成中央委托重大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央有关部门委托课题等研究200多项。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中共中央编译局成立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新中国成立后,在老一辈翻译家的带领下,中央编译局完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和《斯大林全集》的翻译出版工作,向全世界无声地宣告了新中国在马列主义指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中央编译局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史展览馆里,一幅幅图片、展板、文献、档案和雕塑静静地摆放,一份份学术成果、珍贵藏品讲述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也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与发展的历程一一重现。
衣俊卿向记者介绍,为了展现10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中央编译局用一年的时间精心筹划和建设了马克思主义传播史展览馆,这也是国内乃至世界上第一家以马克思主义传播为主题的展览馆。“它将长期向广大公众免费开放,成为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窗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服务。”
今年,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不断深入,中央编译局还编纂了《马克思画传》《恩格斯画传》《列宁画传》,三部画传以文为经,以图为纬,用立体的叙事语言讲述三位伟人的人生轨迹、理论贡献和精神境界,预计将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与广大读者见面。
据悉,中央编译局不久还将建设中国最大的对外多语种理论平台、门户网站,目前正在筹备设计之中。“我想应该让我们珍藏的东西走向公众和世界,世界应该有我们更多的声音。”衣俊卿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