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较低,推荐使用FirefoxChrome浏览器打开,否则将无法体验完整产品功能。
×

菜篮子调查:少了本地菜 菜价上涨难止

少了本地菜 菜价上涨难遏止

专家认为,蔬菜种植底线不保、大中城市蔬菜自给能力低,使菜价上涨的趋势明显

2月15日,在济南市一家超市,市民在选购蔬菜。记者郭绪雷摄



蔬菜价格的波动联系着千家万户的餐桌。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国蔬菜价格出现了下降,但节前连续几周的上涨,再次显示了菜价高位运行的态势。《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期在陕西、四川、北京等地调查发现,生产成本高、流通成本高、大中城市蔬菜自给能力低,使菜价上涨的趋势明显,调控菜价还需多管齐下。

城市建设挤占了大量近郊菜地

在北京,十多年前三环路内外到处是菜田,朝阳、海淀、丰台曾是北京主要蔬菜生产基地,蔬菜种植面积达16万多亩,而今,这3个区的蔬菜面积已锐减到不足3万亩,产量占全市自产蔬菜量的比重,已由原来的“半壁江山”降到不足5%。

“我家里4口人,一年前的这个时候买一个星期的菜,100元就够了。而现在差不多得130元。”在西安市中心的光辉巷菜市场,附近居民刘建琴说,“菠菜、油麦菜、蒜薹、蘑菇,一年前每斤5元左右,现在差不多都6元了,土豆、萝卜、白菜价也涨了不少。真担心今年菜价再涨这么快!”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前,全国36个大中城市蔬菜价格连续六周环比上涨,其中1月24日至30日,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较前一周上涨6.1%。到春节黄金周期间,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才比前一周下降了4.5%。在陕西省,春节期间蔬菜价格上涨明显,物价部门监测的23种蔬菜中有21种价格上涨。

去年11月至12月一度趋稳的蔬菜价格,今年初以来再度走高,既有节日消费旺季的正常因素,也受到低温冰冻天气的影响,让人们担心蔬菜价格继续上涨。

在西安市一些蔬菜种植基地,蔬菜地头批发价总体上也在上涨。灞桥区新合街道办余家村以种植西红柿为主,菜农余瑞祥说:“去年10月,这里的西红柿地头批发价达到每市斤2元左右,比2009年高出近一倍。”

大中城市蔬菜消费需求增长,而自给能力降低,是菜价上涨的重要原因。陕西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王建康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蔬菜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大中城市“菜篮子”建设弱化,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挤占了大量近郊菜地,而新的菜地建设跟不上,加剧了蔬菜供应“全国大流通”的趋势,无形中提高了蔬菜成本,特别是不耐储藏蔬菜的供应成本。

在北京,十多年前三环路内外到处是菜田,朝阳、海淀、丰台曾是北京主要蔬菜生产基地,蔬菜种植面积达16万多亩,而今,这3个区的蔬菜面积已锐减到不足3万亩,产量占全市自产蔬菜量的比重,已由原来的“半壁江山”降到不足5%。

在西安,从1999年到2009年,近郊3个区灞桥、未央、雁塔蔬菜面积逐步萎缩,从33.7万亩降到12.5万亩,这3个区占全市蔬菜的比重,面积从56%降到13%,产量从61%降到1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蔬菜消费量逐步上涨,而且一年四季对各类蔬菜都有需求,当地供应根本满足不了需求。”西安市胡家庙批发市场部门经理景慧生说,“我们这个市场的蔬菜有80多种,陕西省内产区只能供应其中30多种。”在北京,现在冬季可以买到新鲜的西红柿、黄瓜、西芹、生菜、柿子椒、荷兰豆、小樱桃、萝卜等数十种细菜,主要来自埠外。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QQ交流圈

扫一扫,关注全民竞赛网QQ群交流,反馈您的建议,集思广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