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开始学吃昆虫,人类要靠虫子来拯救地球?
提起吃昆虫,人们似乎感到匪夷所思,其实,对很多亚洲、南美和非洲的民众来说,吃昆虫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中国人早就会吃蝉、蚁、蚕蛹等类的昆虫,拉美和非洲人更是有吃昆虫的习俗。但是欧洲人提起吃昆虫,可就需要很大的勇气了,因为大多数欧洲人这辈子也没想过要吃昆虫。然而,现在的欧洲人竟然开始准备吃昆虫了!这是为什么呢?
联合国号召人们吃虫子
早在2008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就曾呼吁“地球村”的居民们,从现在起就要学会吃昆虫,为此还专门在泰国清迈召开了为期3天的研讨会。但号召发出后,和者甚寡。人们认为,世界上有如此众多的美味,凭什么让我们去吃虫子?但是,一些有识之士却看出了其中的玄机:粮农组织号召人们吃虫子,说明这虫子是非吃不可了。因为再过若干年,我们人类将别无选择,不吃昆虫就得饿肚子了,至少会缺少蛋白质摄入。随着地球人口的膨胀,可耕地面积减少,肉类价格将大幅上升,人们必须以吃昆虫来代替肉食,补充体内所需的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素。有一种理论还说,如果从我们这一代就开始“以虫为食”的话,没准将来我们后代的身体里就有了食昆虫的基因,等他们再吃昆虫时就不会再像我们这样不知所措、难以下咽。
法国经济学家拉斯图安(Jean-LouisRastoin)在接受法国记者采访时指出,到了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90亿,如何让这90亿人口吃饱饭,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需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制定多种战略。这些战略包括从技术、经济、社会学和生态学等多个角度去考虑,更包括采取正确的政策。拉斯图安说,1930年的时候,全世界有30%的人口即13亿人吃不饱饭;今天世界人口总数达到69亿,但仍有15%的人口吃不饱饭。联合国粮农组织曾经制定目标:到2015年将饥饿人口减少一半,但现在发现,根本做不到这一点。做不到的原因一方面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另一方面由于世界食物分配不均。我们很明显地看到,发达国家的人常常吃得过胖,而贫穷国家的许多居民却食不果腹。这说明发达国家居民的饮食结构急需调整。调整的方法之一就是少吃肉,多吃其他替代品。昆虫就是替代品之一。
不吃虫子人类将怎样?
近年来,人们在谈论食物特别是肉类食物时,发现已经没什么东西可供人放心吃了:吃牛肉有疯牛病,吃鸡肉有禽流感,猪肉有二恶英,养殖的鱼虾往往不是含激素就是含抗生素。农业现代化的水平尽管大大提高,产量增加,但是肉食的质量越来越差,风险日益增加。养殖户为降低养殖成本不得不滥用工业饲料和各种药物。以前,牛的饲料是青草,现在吃的是骨粉;以前一只鸡要养一年半载才长大,现在不到一个月就长成;以前虾很小,现在的虾又大又亮;以前猪身上多是肥肉,现在猪身上拜瘦肉精所赐全是瘦肉……而吃昆虫就不一样了。荷兰昆虫学家冯•惠斯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指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可就是这一个地球已经被人类破坏得‘人是物非’了。人口增长和气候暖化等原因使得可耕地面积日益缩小,因此,从长远的观点看,人类没有权利再像以前那样随心所欲地吃肉了。因为供人类食用的哺乳动物需要很多饲料,这些饲料必须靠可耕地提供。而养殖昆虫,则只需要很少的饲料。养殖一公斤昆虫顶多耗费两公斤的植物,而产生一公斤肉类则需要10公斤以上的植物。”荷兰科学家狄克也说:“今后有一天,当我们吃一份牛肉汉堡包要花销120欧元时,大家就会争着购买一份昆虫汉堡包,价格仅12欧元。到那个时候,吃昆虫的人会越来越多,终会超过吃肉的人。”而这样一来,地球就能从无限度的开发中稍微喘口气。有人说,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要靠昆虫来拯救地球。
富含蛋白质吃昆虫好处多
科学家告诉我们,吃昆虫还有另一个天大的好处:对人的健康有益。昆虫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却没有什么脂肪。而吃肉多了对心血管不好,会导致“三高”: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科学家认为,吃昆虫就避免了上述风险。
很多人会充满疑虑地问,昆虫身上会不会病菌太多?吃昆虫是不是不卫生呢?荷兰瓦格宁根(Wageningen)大学昆虫系主任马赛尔·迪克(MarcelDicke)坚持认为,从卫生的角度看,只要吃烹熟的昆虫,是没有任何风险的。他还说,实际上,今天的人们包括欧洲人在内已经在吃昆虫了,只是自己没有意识到罢了。比如,我们在吃蔬菜和水果的时候,那上面都存留着昆虫的残迹。特别是吃新鲜的绿色果蔬,这些果蔬上免不了会留有一些小虫,只是有些昆虫我们肉眼看不到。据统计,今天的欧洲人,平均每人每年都会吃进体内500克昆虫。
好吧,那就吃吧!可是怎么吃呢?这可真是个伤脑筋的事情。
在欧洲,一说吃昆虫,具有传统观念的人马上会想到:那是野蛮国家的野蛮风俗习惯,或者是吃不饱饭的人不得不用昆虫来充饥。没想到现在轮到欧洲人自己非吃昆虫不可了,许多人觉得非常沮丧。甚至有人说,活在这世界上太没意思了,连吃的东西都满足不了,活着还有什么滋味,活着就是昆虫的滋味!粮农组织却告诉大家,其实全世界多达一百来个国家都有吃昆虫的习惯。吃得最多的是蝗虫、蚂蚁等以及各种虫子的幼虫,甚至还有臭虫。据介绍,在非洲、亚洲和中美洲,有25亿人每天要吃掉1400种昆虫。
专家指出,的确,随着各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西方文化的散播,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那些开始富裕的国家,渐渐告别了传统的风俗习惯,学会了现代西方人自以为文明的生活方式。西方人也很乐意把自己习惯的生活方式传授给他人。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西方的生活方式是需要有环境基础和代价的。最主要的环境基础就是要有足够大的地球,最好是再来上三五个地球,供我们各取所需:想生多少孩子就生多少,想住多大房子就盖多大,想吃多少牛肉就养多少牛。但是严峻的现实不允许如此。因此,作为具有现代文明而且是多耗能的欧美人,就应该带头提倡环保。有些欧美人也意识到了他们的责任,在衣食住行上自我约束并广泛宣传。荷兰人是在环保方面具有领先意识的民族。很多荷兰人放弃开车改骑自行车,荷兰也是最早研究如何推广昆虫食品的西方国家,太阳能环保住宅在荷兰也很有市场。欧洲环保人士还指出,一些尚未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他们朴素的原生态生活方式很值得欧洲人学习,希望这些国家继续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现在不应再提倡生活西化了,而是全球环保低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