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榆林学生奶“中毒”事件后,喝剩的蒙牛牛奶盒被丢弃在垃圾堆。(南方周末记者吕宗恕/图)
突陷“中毒门”
在高调宣称“未来五年进入世界乳业十强”后的第七天,蒙牛乳业(下称蒙牛)突陷“中毒”事件——2011年4月22日,277名学生因饮用蒙牛纯牛奶(学生奶)出现恶心、腹痛、呕吐等症状,严重者还接受了洗胃、吸氧等救治措施。事发地在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鱼河镇中心小学。
这是三聚氰胺风波之后,国内乳业最大一起群体性“中毒”事件,也是蒙牛所遭受的最新一起信任危机事件。
此次“中毒”事件发生地鱼河镇中心小学生源多来自附近农村的寄宿生和贫困生,该校大多数学生自2009年底开始喝奶。经学校申报获批,蛋奶从本学期开始普惠所有学生。
作为榆阳区政府规定的学生奶第一责任人,该校校长庞国怀在事发后拒绝接受采访。4月25日中午,几经考虑后他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了三天前发生的那一幕。“当天早上8点22分左右,副校长突然报告说四(1)班有16名学生出现腹痛、恶心,部分学生还呕吐。我们赶紧把这些学生送到了镇中心医院。”庞国怀回忆说,哪知出现不适反应的学生越来越多,他立即向镇政府及教育办上报并求助,不适学生陆续被送至榆林市第一医院、第二医院及星元医院(儿童医院)接受救治。
当天鱼河镇中心小学全校966名学生喝了奶,其中669人喝的是纯牛奶。事后官方调查证实,有“中毒”症状的学生都喝了蒙牛纯牛奶,该批乳制品产地是宝鸡。
南方周末记者从榆阳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截至事发当天中午,产自宝鸡的两个批次学生奶只剩下227件(每件24盒),而两个批次总进货量是6634件。超过十五万盒的可疑牛奶到底配送到了哪些学校?榆阳区工商局和蒙牛均语焉不详。
最早赶到榆林市第一医院的华商网记者看到,“到处都是被救治的学生,医护人员对重症学生进行洗胃、吸氧等抢救措施,有的学生还呕吐不止,喊着肚子痛。”
当时接诊的星元医院杜大夫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学生被送来时上吐下泻”,该医院副院长郭小明也曾公开称,“初步诊断为细菌性食物中毒。”不过,榆林市相关部门在简报中均以“身体不适”概括症状。
事发后,榆阳区教育局第一时间通知全区各学校立即停用蒙牛同批次的学生早餐奶,卫生、食品药监等部门现场取样调查,公安、工商部门随即介入。

榆林学生奶“中毒”漩涡地——榆阳区鱼河镇中心小学。(南方周末记者吕宗恕/图)
七起“中毒”,涉嫌五起
这是蒙牛自推广学生奶以来,再次在陕西省出事。
在陕西全面推行蛋奶工程之前,2000年8月,由农业部、原国家计委、教育部、财政部、卫生部、国家质检总局和原国家轻工业局等7部门联合启动了学生饮用奶计划,向在校中小学生提供一份优质牛奶。
2009年8月27日,陕西省政府办公厅下发通知,决定从同年秋季开始,在全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中倡导逐步实施蛋奶工程。此举是为“让三秦儿女更强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