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较低,推荐使用FirefoxChrome浏览器打开,否则将无法体验完整产品功能。
×

食品忧虑来自信息不对称 如今还敢吃什么?

肾上腺淋巴结  这些内脏莫吃

猪肉是市民生活最为重要的荤菜,但猪身上的肾上腺、甲状腺和淋巴结三样东西不能吃。昨日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副所长、著名的动物检疫专家邓勇为市民介绍了这三样东西的危害。 

肾上腺位于猪的肾脏前上方,即人们常说的“小腰子”。人误食肾上腺数分钟后,便可出现血压急剧升高、恶心欲吐、头晕头痛、心悸乏力、四肢及口舌发麻、肌肉震颤,高血压、冠心病人会诱发中风、心绞痛、心肌梗塞等。 

甲状腺位于猪气管喉头的前下部,俗称“栗子肉”。人吃了含有甲状腺的肉后,可出现心悸气短、心律失常、头痛耳鸣、烦躁不安、多汗、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猪的淋巴结,为灰白色或淡黄色如豆子至枣大小的“疙瘩”,分布于猪的全身,俗称“花子肉”。当猪发生疾病时,淋巴结也常常是病变转移最明显的地方。吃猪肉如 不摘除淋巴结,会食入大量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而使人发生中毒或患传染病。因此,在宰猪的时候,猪身上的这三样东西必须去掉,以保证猪肉的食用安全。记者 杨圣泉

瘦肉精、染色馒头、假薯粉……食品安全问题成为舆论关注焦点。还有什么东西能吃?日前,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勇针对近来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进行了解读:人们看到形形色色、或真或假的各种信息,担忧食品安全可以理解,但当前的食品安全总体上是有保障的。在抓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科普宣教工作力度,及时澄清不实传言,引导公众科学认识当前的食品安全形势。

不实传闻

加重社会焦虑

去年,我国蔬菜、畜产品、水产品检测的合格率在96%以上,这与百姓的实际感觉落差较大,对此,张勇认为,首先,食品安全领域的确存在不少问题,新闻媒体、互联网也多有报道和反映。总体来看,这些报道可以分为两类,一些是客观反映存在的问题,如瘦肉精、染色馒头等;还有的则是夸大其辞或没有事实依据,如对圣元奶粉、皮革奶、牛肉膏等问题的报道,最后经核查属夸大或不实。这样的一些报道短时期内集中出现,容易产生放大效应,群众看了以后往往都会信以为真,加大焦虑心理。

不过,96%的食品合格还不是全部合格,检测出不合格食品的比例虽低,算下来绝对量也不小。因此,对于食品安全工作决不能有任何松懈。当前,不仅要抓好食品安全监管,还要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科普宣教工作力度,大力提高全社会识假辨假的能力,有关方面也要及时澄清不实传言,增强人们的信心。

重视舆论

加大抽检力度

谈及媒体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时,张勇表示,也有一些问题是在媒体先发现并报道后才被调查处理,这充分体现了舆论监督的重要性,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以不断提高监管效能。

张勇还强调称,抽检是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通行做法。由于食品的种类太多、数量巨大、业态十分复杂,针对每种食品全部逐一检测,没有哪个国家能承担得起、能做得到。事实上,抽样检测已被证明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关键是要认真去做。下阶段,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完善抽检制度和方法,加密重点品种、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抽检频次,建立重点行业驻厂检查制度,确保及时发现各类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心理应对

变“不能吃什么”为“应当吃什么”

“既然我们无法离开食物而生存,那么我们与其把精力集中在‘不能吃什么’的负面想法上,不如换个思路,更多地考虑‘应当吃什么’。比如之前出了馒头的问题,但我并不会放弃馒头,我每周都会买一些来吃,但我从来不挑选那些颜色鲜艳,或者标榜特别甜的。”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说道。

如果我们选择那些有利于营养和保健的食物,那么我们也就远离了很多不安全的因素。有了健康食物垫底儿,那么就算食物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安全的因素,至少得到了生命所需的各种宝贵健康成分,保有基本的活力和“抗毒”能力。

所以,可以每天“考问”自己:是不是喜欢那些艳得吓人、香得熏人、鲜得要命、辣得要命、脆得惊人、嫩得牙齿毫无阻力的食品。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你就应当赶紧制止,因为你已经踏入了食品安全的漩涡,继续下去就可能把你吞没。

其实,你不妨这样“检讨”一下:你今天吃了一斤蔬菜,其中有半斤绿叶菜吗?你今天吃了半斤粮食,其中至少有一种粗粮吗?你今天吃了一种豆制品吗?你一天当中的食物原料经常超过20种吗?

再多加一句,你今天自己做饭了吗?因为只有自己做,自己能掌握的才可能更多。

“其实,我也买过用了嫩肉粉的牛肉,一煮汤就变成粉红色,而且不到一个小时就很软了,这肯定是不正常的。这样,我可以选择不吃。但如果是成品,谁能看得见?”范志红教授反问道。

< 1 2 > >|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QQ交流圈

扫一扫,关注全民竞赛网QQ群交流,反馈您的建议,集思广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