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较低,推荐使用FirefoxChrome浏览器打开,否则将无法体验完整产品功能。
×

制假笔记揭毒百叶黑幕 黑心老板月进数万

不久前,沈阳市公安局东山派出所根据半个月的摸排、暗访,在沈北新区兴隆台镇捣毁了一家日销售千余斤有毒、有害水发制品的黑加工点。在这起案件卷宗中,记者发现了工人张强(化名)的一本“制假笔记”,其中记录了他一年两个月制假生涯的技术要领和心得体会。

翻开“制假笔记”,展现了这位25岁年轻人一段被毒百叶染黑的贪婪、恐惧的人生。

一个人的黑作坊,日产千斤有毒食品

“要达到一级水发货计师(技师)”、“劳动创造财富,目标成就人生”、“先吃苦,后想福(享福)”这是张强“制假笔记”扉页上的几句话。

25岁的沈阳新民市人张强只有初中文化,16岁便开始在社会上打工,先后干过家具组装工、电焊工和海鲜搬运工。2010年初,他开始在这个水发制品加工点当工人。

在沈阳市某看守所内,记者见到了已被刑事拘留的张强。他说:“我的工作就是用煮、晾、泡等工艺制作百叶、茄参、毛肚等水发食品。制作过程中会加入起增重作用的工业碱,起漂白、防腐作用的双氧水和起中和酸碱作用的盐酸。平时厂房里就我一个人负责食品制作,货好了会有专人运到市场。”

张强工作的黑加工点位于沈阳城区外几十公里的沈北新区兴隆台镇,记者驱车近一个小时才赶到这里。在百余平方米的厂房内,记者看到,十几个一米见方的大铁桶内装满了已经发好的、又大又白的百叶和黄喉。而分别加入工业碱、双氧水和盐酸的三根大管子竖立在厂房的一面墙上。

据黑加工点业主范大贤供认,他们每天生产1000斤左右的水发制品,都发往沈阳北大营海鲜市场。

据办案人员介绍,这个黑窝点自己有加工点、运货车和批发点,有毒、有害的水发制品从生产到销售只需要两天时间。

侦破此案的沈阳市公安局东山派出所所长周思源介绍说,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利用工业碱、双氧水等非法食品添加剂,制作有毒、有害的百叶等水发产品,在这个行业不是少数。

张强也承认,不加工业碱的百叶不大、不重,不加双氧水的黄喉不白,那样发制的产品在市场上都没有销路。

害了消费者,黑心老板月进数万元

“2011年1月1日,煮茄参60斤,2日200斤,3日90斤......27日100斤,31日150斤。”在张强“制假笔记”的背面,详细记录着他每天发制各种产品所用原料的数量。

2011年1月,仅茄参一项,他就用了原料2900斤。

张强说,20斤茄参加不到四两工业碱,经过煮、晾、泡等流程,两天时间就可以发制出180斤茄参送到市场上卖,也就是1斤茄参原料可以出9斤货。

据办案人员介绍,黑加工点1斤茄参原料的进货价70元,而由它发制出9斤“假茄参”的市场批发价格共计108元。

根据张强的“制假笔记”,2011年1月,黑加工点销售“假茄参”26000斤,销售额30余万元,去掉2900斤原料的成本价20万元,黑心老板仅茄参一种产品的毛利润就达到10万元。

< 1 2 > >|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QQ交流圈

扫一扫,关注全民竞赛网QQ群交流,反馈您的建议,集思广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