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牛蛙被媒体曝光后,上海方面昨天将为苏州南环桥市场供货的商家剩余牛蛙下架封存。调查发现,两商家所售牛蛙均来自福建漳州。昨天,快报记者探访了各大牛蛙餐饮店、农贸市场、水产批发市场及牛蛙养殖场,发现南京市场上也有大量来自福建的牛蛙,部分牛蛙就来自漳州。据了解,目前南京市场上牛蛙销量已经受到明显影响。南京疾控部门、批发市场管理方已经加强管控措施,以杜绝问题牛蛙端上市民餐桌。
问题牛蛙来自福建 剩余800斤被封存
苏州检测出来自上海的“问题牛蛙”,引发上海市民的广泛关注。昨天上午,上海媒体到铜川路水产批发市场内调查发现,市场现有牛蛙经营商户9家,日均交易量3-4万公斤,近期已进入供应旺季,刚爆出的“霍乱门”暂未对正常交易造成影响。该市场的牛蛙多来自福建省,并无上海本地货源。上海疾控中心已于5月31日在该市场内提取了牛蛙样品,但该市场管理处目前尚未得到检验结果相关信息。
铜川路水产批发市场位于上海普陀区。昨天下午,该市场有关负责人唐先生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当天下午,普陀区和上海市工商部门已到该市场调查。经调查取证发现,苏州南环桥市场进货的“问题牛蛙”并非该市场商家出售。“是我们对面百川市场两商家批发的,一家名叫明全牛蛙行,另一家是广宝牛蛙行。”
昨晚,据上海市工商局向快报通报,昨天中午,该局得知快报的报道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出动执法干部对位于百川综合市场2期15-16号的广宝牛蛙行及百川综合市场5区83号明全牛蛙行现场进行突击检查。
经检查,广宝牛蛙行所售的牛蛙系从漳州广宝牛蛙养殖专业合作社购入,索证索票齐全,最近一批系5月30日购入,数量12000公斤(毛重)。现场尚剩余28箱约400公斤(毛重)。市场主办方当场决定自行将该批牛蛙下架停售处理。同时,该局以对现场发现的牛蛙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农业部食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上海)予以抽样检测。另外,该局查明明全牛蛙行所销售的牛蛙系从漳州市常山开发区保荣牛蛙加工厂购入,索证索票齐全,最近一批系5月30日购入,数量900公斤(净重),已售完。
上海市工商局有关人士介绍,目前,该局正对普陀区广宝牛蛙行及普陀区明全牛蛙行进行进一步调查取证,待抽样结果出来后再作处理。有关情况已经上报上海市食安办。
部分餐馆停售牛蛙 从业人员服药预防
自上周苏州昆山查出含有霍乱弧菌的牛蛙后,连日来,苏城许多餐馆的牛蛙销量出现了骤降。昨天,记者随机走访发现,该市大部分餐馆牛蛙菜品的销量至少减少了20%,一些餐馆甚至暂时从菜单上撤下了牛蛙。苏州市疾控部门表示,已安排曾与“问题牛蛙”接触过的从业者服药防范。
餐饮店 专业牛蛙店销量降4成
昨天上午,在苏州观前街的川福楼,翻开菜单“馋嘴蛙”、“跳水牛蛙”等牛蛙大菜映入眼帘。然而饭店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自从传出“问题牛蛙”的消息后,点牛蛙的顾客至少降了20%。“以往每天店里牛蛙的使用量能达到100斤,现在少了很多。”
受“问题牛蛙”影响最大的还是那些主打牛蛙菜的餐馆。昨天中午,在苏州十全街“蛙蛙叫”干锅店,可容纳近百人的店堂里大约只有10多名顾客在用餐。据该店经理介绍,上月31日该店接到了苏州市食安委的相关通知,要求暂停从上海方面采购牛蛙。他承认,从6月1日起,店里的客流量就明显下降了。“以前每天牛蛙的销量接近200斤,但这两天一下比平时少了4成。”
批发市场 改从浙江进货,销量大减
苏州市南环桥市场宣教文化中心主任韩涛告诉记者,在停止从上海采购牛蛙后,他们开辟了浙江采购渠道。目前,已有五六千斤牛蛙从浙江湖州运抵该市场。不过韩涛坦言,这两天市场里牛蛙的销量出现了骤降,一天只能卖出两三千斤,仅是平时每天销量的30%左右。
“‘问题牛蛙’没有发现之前,我们每天能销出1万斤左右。”与此同时,在这个牛蛙销售的旺季,牛蛙身价也没有出现往年的大涨,批发价格仍保持在每斤6至7元。据韩涛介绍,南环桥市场现已在整个水产品领域加强了抽检及对检验检疫证明等索证的追溯。目前,该市场提供的牛蛙品质完全可以保证。
疾控部门 密切监控医院肠道门诊
昨天,苏州市疾控部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切断上海采购渠道后,苏州又采取了多项举措应对“问题牛蛙”。该市疾控部门已安排曾与“问题牛蛙”有过密切接触的相关人员口服诺氟沙星等药剂进行预防。同时苏州还加强了对各大医院胃肠门诊的监控,一旦发现异常病例立即上报。
对于有可能食用过“问题牛蛙”的市民,该负责人表示不必惊慌,霍乱是一种急性腹泻疾病,如果人体摄入了足量的致病霍乱弧菌,一般一天之内就会发病。该负责人说,霍乱弧菌在高温下即会死亡,即便食用了“问题牛蛙”,只要牛蛙已被烧熟烧透,也不会染上霍乱。目前苏州还未发现食用牛蛙后患上霍乱的病例。
市场上很多牛蛙也来自福建
价格贱,本地牛蛙未大量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