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较低,推荐使用FirefoxChrome浏览器打开,否则将无法体验完整产品功能。
×

党史国史知识竞赛题库单选题

1.五四运动对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意义在于(D)。

A.标志着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B.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C.具备历史意义

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2.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B)。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五卅运动


3.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B)在上海创办()(原名《青年杂志》)。

A.李大钊《新青年》

B.陈独秀《新青年》

C.李大钊《晨钟》

D.陈独秀《晨钟》


4.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中国在巴黎召开的(C)中遭到不公平的待遇。

A.亚非会议

B.国际联盟会议

C.巴黎和会

D.日内瓦会议


5.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D)开幕,7月30日晚因敌探干扰和法租界巡捕搜查,会议被迫终止,转至()南湖一艘船上进行,最终圆满落幕。

A.上海杭州

B.杭州嘉兴

C.上海南京

D.上海嘉兴


6.1919年5月,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A)在《新青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A.李大钊

B.陈独秀

C.毛泽东

D.邓中夏


7.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具体时间是(B)。

A.1921年7月1日

B.1921年7月23日

C.1921年6月1日

D.1921年7月21日


8.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是(C)。

A.新道德和新文学

B.民权和平等

C.民主和科学

D.自由和民主


9.从1920年8月到1921年春,中国国内先后有(C)个城市建立起共产党早期组织,其成员也在逐步地增加。

A.四

B.五

C.六

D.七


10.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第一个党章是(B)通过的,它对党员条件、党的各级组织的建设和党的纪律作了具体规定。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11.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A)。

A.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B.黄埔军校的建立

C.中共三大的召开

D.北伐战争的开始


12.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共(B)在延安举行。这次会议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A.六大

B.七大

C.七届二中全会

D.八大


13.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这一论断是毛泽东在(B)中提出来的。

A.《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B.《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词》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4.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事件是(C)。

A.秋收起义

B.广州起义

C.南昌起义

D.百色起义


15.中国共产党人建立苏维埃政权的首次尝试出现在(B)。

A.秋收起义

B.广州起义

C.南昌起义

D.百色起义


16.由大革命失败进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一个历史转折点的标志是(A)。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中共四大

D.中共五大


17.毛泽东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最主要的意义是(D)。

A.开始游击战争的尝试

B.揭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的序幕

C.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D.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18.(B)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解决了在农村进行战争的环境中如何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这个根本性问题。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中共六大

D.中共七大


19.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B),开始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古田会议

D.两河口会议


20.(D)基本上克服了党内以王明为代表的右倾错误,进一步确定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为党领导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次会议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历史意义。

A.中共二大

B.中共四大

C.中共六大

D.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21.中国共产党在八七会议上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在遵义会议上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错误反映在党的作风问题上,主要是缺乏(C)。

A.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态度

B.民主与法制的观念

C.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

D.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22.从近代到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第一次取得对外反侵略战争完全胜利的是(A)。

A.抗日战争

B.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23.1931年,日本关东军蓄意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铁轨,反诬是中国军队所为,突然进攻沈阳北大营中国军队,发动了(A)。

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一二八事变

D.七七事变


24.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C)上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A.八七会议

B.洛川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十二月会议


25.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的标志是(),又称(B)。

A.卢沟桥事变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C.济南惨案七七事变

D.济南惨案五三惨案


26.1937年(D)爆发,全面抗战由此开始。

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一二八事变

D.七七事变


27.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最根本前提是(A)。

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最主要矛盾

B.中国共产党倡议和平解决

C.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主张

D.英美支持蒋介石在中国继续掌权


28.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的标志是(D)。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声明

C.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D.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并发表蒋介石谈话


29.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打的第一个大胜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是(A)。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长沙大捷


30.1949年(B),天津解放。

A.1月1日

B.1月15日

C.1月31日

D.2月1日


31.为了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系统阐述党的抗日持久战方针,毛泽东于1938年5月写了(A)这篇重要文章。

A.《论持久战》

B.《论联合政府》

C.《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D.《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


32.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失陷后,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C)。

A.战略防御阶段

B.战略进攻阶段

C.战略相持阶段

D.战略反攻阶段


33.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国内第一所应用技术大学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的十六字育人方针是(A)

A.政治过硬、技能精湛、诚实守信、理性平和

B.政治过硬、技能精湛、诚实守信、爱国爱党

C.政治过硬、大方得体、理性平和、诚实守信

D.海纳百川、技能精湛、诚实守信、理性平和


34.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国内第一所应用技术大学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的校歌是(A)

A.《梦出彩》

B.《大学问》

C.《芳华之行》

D.《警醒歌》

35.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四个伟大”是什么?(A)

A.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

B.伟大斗争、伟大航路、伟大事业、伟大梦想

C.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领袖

D.伟大精神、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


36.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国内第一所应用技术大学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的学校精神包括(C)

A.海纳百川,追求卓越

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C.海纳百川,敬业乐群

D.精益求精,敬业乐群


37.下列关于延安整风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C)。

A.是一次全党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

B.是破除党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伟大思想运动

C.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D.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础


38.中共七大系统地总结了党24年来领导中国革命的经验,深刻地论述了(C)的基本理论。

A.统一战线

B.社会主义

C.新民主主义

D.农村包围城市


39.中共(B)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概括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

A.六大

B.七大

C.延安整风运动

D.八大


40.1945年(C),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A.8月15日

B.8月16日

C.9月2日

D.9月3日


41.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B)

A.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B.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C.为中国公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发展

D.为中国公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发展


42.从1946年6月到1947年6月的一年多时间,是人民解放军实行战略(B),抗击国民党军队进攻的阶段。

A.进攻

B.防御

C.相持

D.反攻


43.1947年5月,在国民党统治区,爱国学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A)。

A.反饥饿、反内战运动

B.抗议美军暴行运动

C.罢课运动

D.民主运动


44.1947年7月至9月,在(C)的主持下,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任弼时


45.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的土地分配办法是(A)。

A.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B.按阶级成分分配土地

C.按实际劳动力分配土地

D.按各地情况采取不同标准分地


46.陈毅在《记淮海前线见闻》一诗中说:“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出现这种场景的根本原因是(D)。

A.翻身农民踊跃支援前线

B.东北全境解放鼓舞人心

C.解放军的作战方针正确

D.解放区实行了土地改革


47.在解放天津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参战部队在海河(A)上会师,象征着天津解放。

A.金汤桥

B.解放桥

C.金钢桥

D.狮子林桥


48.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D)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向全党同志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

A.阜平

B.延安

C.北京

D.西柏坡


49.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决定是在中共(B)上作出的。

A.七大

B.七届二中全会

C.七届三中全会

D.七届四中全会


50.1949年4月23日,经过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胜利解放(B),宣告国民党在全国反动统治的覆灭。

A.上海

B.南京

C.南昌

D.杭州


51.1949年9月21日,(B)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毛泽东在开幕词中庄严地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A.中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政务院会议

D.中央政治局会议


52.毛泽东在中共(C)提出了“不要四面出击”的方针。

A.七大

B.七届二中全会

C.七届三中全会

D.七届四中全会


53.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为稳定市场,安定人心,严厉打击投机倒把活动,经过(B),稳定了物价,结束了我国连续十多年物价暴涨的局面。

A.“银元之战”和“煤油之战”

B.“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C.“煤油之战”和“米棉之战”

D.“米棉之战”和“债券之战”


54.(A),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共中央命令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作战,并任命彭德怀为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A.1950年10月

B.1951年10月

C.1952年10月

D.1953年10月


55.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确定调整工商业工作,必须在“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基本方针下,重点调整(A)。

A.公私关系

B.劳资关系

C.产销关系

D.内部管理


56.从1950年冬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及台湾省外,广大新解放区的(C)运动基本完成,它摧毁了中国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使农民获得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

A.大生产

B.四清

C.土地改革

D.社会主义改造


57.(B)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基本法律。

A.1949年4月30日

B.1950年4月30日

C.1951年4月30日

D.1952年4月30日


58.1953年至1957年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期,也被称为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时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一五”计划把(B)作为经济建设的中心环节。

A.优先发展轻工业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轻工业、重工业并重

D.工业、农业并重


59.1954年9月15日至2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大会通过了(A),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把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作为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确定下来。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C.《中国共产党党章》

D.《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五年计划》


60.(D)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基本消灭了剥削制度,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这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已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A.1953

B.1954

C.1955

D.1956


61.中国共产党开始在实践中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是(D)。

A.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

B.整风运动的开始

C.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D.中共八大召开


6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通过并颁布实施是在(C)。

A.1949

B.1952

C.1954

D.1982


6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的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是(C)。

A.董必武

B.周恩来

C.刘少奇

D.林伯渠


64.从法律上规定我国的社会主义原则和方向的文献是(B)。

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新民主主义论》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6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经由1954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B)正式确立的。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届一次会议公报》


66.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主要探讨的是(C)。

A.政治问题

B.社会问题

C.经济问题

D.思想路线问题


67.1955年率团出席亚非会议的是(B)。

A.刘少奇

B.周恩来

C.陈毅

D.宋庆龄


68.中国共产党首次明确提出执政党的建设问题是在(C)。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69.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会后,以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大幅度地提高和修改计划指标为标志的“(D)”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

A.大生产

B.四清

C.土地改革

D.大跃进


70.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把人民公社化运动推向高潮。人民公社的基本特点是规模大,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高,被概括为“(B)”。

A.一大二全

B.一大二公

C.一大二高

D.一公二高


71.1960年,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其中“调整”的含义是(C)。

A.调整阶级斗争和经济建设的关系

B.调整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

C.调整国民经济各方面的比例关系

D.调整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关系


72.全国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始于(C)。

A.1961年

B.1962年

C.1963年

D.1964年


73.在1964年底到1965年初召开的(B)上,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全国人民要努力奋斗,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这是第一次郑重地向全国人民宣布四个现代化的任务。

A.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B.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C.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D.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74.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C),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A.中子弹

B.导弹

C.原子弹

D.氢弹


75."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革、调整的步骤依次为(B)。①土地改革②人民公社化③农业合作化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②④③①

B.①③②④

C.③②④①

D.④①③②


76.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B)。

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出席亚非会议

D.参加1954年的日内瓦国际会议


77.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在(A)中。

A.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

B.《论十大关系》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中美上海公报


78.1971年10月25日,第(D)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22届

B.24届

C.25届

D.26届


79.美国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C)。

A.尼克松总统时期

B.福特总统时期

C.卡特总统时期

D.里根总统时期


80.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C)年。

A.1968

B.1971

C.1972

D.1974


8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C)。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区域自治

D.共同繁荣


82.1975年,邓小平在毛泽东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从整顿(A)开始,着手对许多方面的工作进行整顿。

A.铁路

B.教育科技

C.农业

D.工业


83.“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针对“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中国共产党开展了(A)。

A.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要不要改革开放的讨论

C.如何评价毛泽东的讨论

D.转移工作重心的讨论


84.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A)的特约评论员文章,从根本上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揭开了真理标准讨论的序幕。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一切主观世界的东西都要接受实践的检验》

C.《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D.《唯一的标准》


85.标志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重要会议是(A)。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八大

C.中共九届二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


86.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A)。

A.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B.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纲领

C.拨乱反正

D.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87.下列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全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B.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邓小平主持了会议

D.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启动了农村改革的新进程


8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A)。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89.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毅然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左”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是(A)的拨乱反正。

A.政治路线

B.思想路线

C.组织路线

D.指导方针


90.1978年12月13日,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题为(A)的重要讲话,这一讲话实际上成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C.《坚持党的路线,改进工作方法》

D.《反对教条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9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是(A)。

A.农村

B.城市

C.沿海地区

D.内地


92.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A)委员会,并选举陈云为第一书记。

A.中央纪律检查

B.发展和改革

C.国家计划

D.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93.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冒着风险,在契约上按下血印,悄悄搞起了“(A)”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突破口。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大包干

B.家庭

C.互助组

D.公社


94.1979年4月5日至28日,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主要讨论经济调整问题。会议通过了中央提出的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即(C)。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B.调整、改革、充实、提高

C.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D.调整、改革、整顿、发展


95."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规定,香港回归祖国后(B)。①设立特别行政区②社会经济制度50年不变③生活方式不变④英国继续参与对香港的管理"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96.党中央作出试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特区的重大决策(1985年把特区改为经济特区)是在(C)年。

A.1978

B.1979

C.1980

D.1981


97.1980年8月,邓小平的(D)一文发表,实际上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

A.《设顾问委员会是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的过渡办法》

B.《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C.《关于高级干部生活待遇的若干规定》

D.《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98.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胜利完成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是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B)。

A.《关于我党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D.《关于正确认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99.“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合作的这一方针提出的时间是(B)。

A.第一届人民政协召开时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C.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开展时期


100.“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中最根本的标准是(A)。

A.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发展,即生产力标准

B.是否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

C.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壮大

D.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01.1984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上海、宁波、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A)沿海港口城市。

A.14个

B.15个

C.16个

D.17个


102.中共十二大的主题报告是(C)。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C.《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D.《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103.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A),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A.《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B.《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决定》

C.《关于国营工业企业进行全面整顿的决定》

D.《关于实行承包经营制的决定》


104.(C)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概括为: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


10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正式提出是在(B)上。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


106.1986年3月3日,王大珩、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四位科学家提出“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同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此计划后被称为“(B)”计划。

A.星火

B.八六三

C.二一一

D.九八五


107.1987年4月13日,中葡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中国政府于(C)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A.1997年7月1日

B.1997年12月20日

C.1999年12月20日

D.1999年7月1日


108.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A)

A.群众路线

B.政治路线

C.文化路线

D.经济路线

109.1990年9月22日,第(C)届亚运会在北京隆重开幕。

A.9

B.10

C.11

D.12

110.1990年12月(A)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次年7月()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这两所交易所的成立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市场的建立。

A.上海深圳

B.上海广州

C.广州深圳

D.上海北京


111.1992年春,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B)、()、上海等地,发表了重要谈话,这就是著名的邓小平南方谈话。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是中国社会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标志。

A.深圳广州

B.深圳珠海

C.深圳福州

D.珠海广州


112.邓小平著名的南方谈话发表于(B)年。

A.1991

B.1992

C.1993

D.1994


113.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A)。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社会主义计划与市场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

D.社会主义贸易经济体制


114.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是在(D)。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

B.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提出的

C.中共十四大提出的

D.中共十三大提出的


115.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和发展的标志是(C)。

A.1956年任中共中央总书记

B.1975年主持国务院工作

C.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1987年中共十三大


116.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根据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提出了(B)战略。

A.可持续发展

B.科教兴国

C.西部大开发

D.人才强国


117.1996年4月,中国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在上海共同签署协定,建立了(D)组织。

A.中亚经济合作

B.上海文化交流

C.中亚科技合作

D.上海合作


118.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将邓小平理论明确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文件是(D)。

A.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政治报告

B.1997年江泽民同志在邓小平追悼大会上的悼词

C.1997年5月19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的讲话

D.1997年10月中共十五大政治报告


119.(A)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A.1997年7月1日

B.1999年12月20日

C.1993年1月1日

D.1997年7月7日


120.中共十五大的报告主题是:高举(B)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A.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改革开放


121.1998年6月中旬至9月上旬,(A)流域发生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战,取得了抗洪抢险斗争的伟大胜利。

A.长江、嫩江和松花江

B.长江和黄河

C.长江和珠江

D.黄河和珠江


122.1999年11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A)号”,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有了新的重大突破。

A.神舟

B.神州

C.长征

D.嫦娥


123.(C)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即WTO第143个成员。

A.2000年12月1日

B.2001年11月11日

C.2001年12月11日

D.2002年12月30日


124.中共(C)根据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要求,在深刻分析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的基础上,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125.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A)。

A.密切联系群众

B.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D.掌握国家政权


126.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C)。

A.“左”的东西

B.骄傲自满

C.脱离群众

D.和平演变


127.中共(C)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128.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B)。

A.经过全民选举产生的

B.经过长期斗争考验形成的

C.由中国特殊国情决定的

D.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129.中国人民从长期奋斗历程中得到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是(A)。

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B.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D.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30.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A)。

A.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B.完全掌握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规律

C.改变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传统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

D.第一次找到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131.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共(A)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A.十六届三中全会

B.十六届四中全会

C.十六届五中全会

D.十六届六中全会


132.第一次在中共文件中提出“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即“五个统筹”,是在(B)。

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

D.中共十七大


133.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着重研究了(B)的若干重大问题并通过了相应的决定。

A.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B.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C.加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D.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134.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B)。

A.安定团结、稳定和谐

B.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C.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D.改革开放、科学发展


135.中共十七大指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A)。

A.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B.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C.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D.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136.经过试点,(C)年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农业税,终结了延续两千六百多年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

A.2004

B.2005

C.2006

D.2007


137.(A)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A.改革开放

B.和谐社会

C.市场经济

D.小康社会


138.2007年10月24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C)卫星成功送入太空,标志着我国月球探测工程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A.“神舟”一号

B.“神舟”二号

C.“嫦娥”一号

D.“嫦娥”二号


139.中共十八大报告在总结了十七大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时指出,我们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靠的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指引,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深厚基础,靠的是(D)。

A.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B.科学发展观等战略思想的贯彻落实

C.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D.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140.党和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国策是(D)。

A.统一战线

B.民族团结

C.民族平等

D.民族区域自治


141.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2012年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C)”意识。

A.世界多极化

B.经济全球化

C.人类命运共同体

D.文化多样化


142.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B)。

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思想


143.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C)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A.深化改革开放

B.全民素质提高

C.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消除贫富差距


144.全党同志一定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A.新阶段

B.新世纪

C.新时期

D.新时代


145.(C)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A.富国强兵

B.民族独立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46.习近平指出,乡村振兴,(A)是关键。

A.人才

B.资金

C.企业

D.生产力


147.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D)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A.反帝反封建

B.推翻三座大山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实现共产主义


148.(B)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49.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B),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

A.战略发展期

B.战略机遇期

C.战略调整期

D.战略规划期


150.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我们坚持(C)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

A.积极稳妥

B.改革奋进

C.稳中求进

D.持续发展


151.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深入贯彻(C)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

A.以和谐为中心

B.以稳定为中心

C.以人民为中心

D.以改革为中心


152.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仍然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C)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A.理论联系实际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改革创新


153.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B)。

A.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B.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D.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


154.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强调,要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其中(B)处于统领地位,()是管党治党的治本之策。

A.制度建设组织建设

B.政治建设纪律建设

C.政治建设作风建设

D.制度建设理论建设


155.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决改变管党治党(A)状况。

A.宽松软

B.懈怠

C.精神懈怠

D.消极腐败


156.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A),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

A.零容忍

B.重教育

C.重制度

D.强监督


157.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B)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A.党的基本原则

B.党的基本路线

C.党的基本方针

D.党的基本政策


15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B)。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59.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C)、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A.促进人的个性化发展

B.促进人的素质提高

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促进人的全面进步


160.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最大威胁是(A)。只有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深化标本兼治,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A.腐败

B.脱离群众

C.能力不足

D.作风问题


161.(D)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62.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要重点强化(B)纪律和()纪律,带动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严起来。

A.政治学习

B.政治组织

C.组织保密

D.组织学习


16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A)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A.实体经济

B.共享经济

C.虚拟经济

D.金融经济


164.(A)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65.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B)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

A.社会主义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新民主主义

D.共产主义


16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A)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A.政治建设

B.思想建设

C.组织建设

D.作风建设


167.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D)的发展理念。

A.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可持续

B.创新、协调、绿色、开放、生态

C.创新、协调、绿色、共享、统筹

D.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168.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A),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

A.马克思主义

B.共产主义

C.科学社会主义

D.自由平等主义


169.(C)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A.制度自信

B.道路自信

C.文化自信

D.理论自信


170.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B)、中国价值、(),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A.中国文明中国力量

B.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C.中国文明中国气质

D.中国精神中国气质


171.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D)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A.民主法制建设

B.全民建成小康社会

C.增进民生福祉

D.建设生态文明


172.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严明党的纪律,强化党内监督,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全面净化党内(B),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

A.政治文明政治生活

B.政治文化政治生态

C.政治文明政治生态

D.政治文化政治生活


173.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A),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A.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B.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C.严格遵守八项规定

D.反对“四风”


174.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D)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A.政治路线

B.思想路线

C.组织路线

D.群众路线


175.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C)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A.全面可持续发展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改革开放


176.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B)和道德素质。

A.文化素质

B.法治素养

C.思想素质

D.政治素质


177.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B)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A.监察法

B.宪法

C.刑法

D.民法


178.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勇于(D),从严管党治党,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

A.批评与自我批评

B.正视问题

C.探索创新

D.自我革命


179.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C)为主线。

A.市场经济改革

B.供应结构性改革

C.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


180.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C),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A.精细扶贫、精细脱贫

B.重点扶贫、重点脱贫

C.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181.党的根本性建设是(C)

A.经济建设

B.文化建设

C.政治建设

D.思想建设


182.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必须以党的(B)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文化建设

D.社会建设


183.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始终把(D)作为自己的使命。

A.建设国际政治新秩序

B.建设国际经济新秩序

C.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D.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84.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A)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A.国家公园

B.湿地公园

C.森林公园

D.绿色公园


185.中国坚定奉行(B)的和平外交政策,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

A.合作共赢

B.独立自主

C.求同存异

D.相互尊重


186.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牢固树立(C),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科学发展观

C.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D.可持续发展观


187.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严格保护耕地,扩大轮作休耕试点,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建立(C)生态补偿机制。

A.谁受益谁保护

B.谁开发谁保护

C.市场化、多元化

D.多元化、常态化


188.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增强香港、澳门同胞的(A)和爱国精神,让香港、澳门同胞同祖国人民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

A.国家意识

B.主人翁意识

C.民主意识

D.华夏意识


189.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B),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

A.改革和发展

B.发展和安全

C.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

D.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


190.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A)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

A.互利共赢义利观

B.互助共赢价值观

C.互利共赢世界观

D.互助共赢合作观


191.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不断发展我国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A)建设。

A.“一带一路”

B.“海上丝绸之路”

C.“21世纪经济带”

D.“亚欧大陆桥”


192.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坚持(A)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A.国家利益

B.国土安全

C.国民安全

D.内部安全


193.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A)所在。

A.根本利益

B.战略利益

C.重要利益

D.核心利益


194.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D)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A.和平发展

B.不使用武力

C.“九二共识”

D.一个中国


195.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五年来,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反腐败斗争(D)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

A.决胜性

B.决定性

C.震慑性

D.压倒性


196.旗帜鲜明(A)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

A.讲政治

B.讲正气

C.讲学习

D.讲纪律


197.要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突出(B),提拔重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

A.思想标准

B.政治标准

C.专业标准

D.作风标准


198.中共十八大以来,巡视利剑作用彰显,实现(B)党委巡视全覆盖。

A.中央

B.中央和省级

C.县级以上

D.各级


199.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在市县党委建立(A)制度,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力度。

A.巡察

B.巡查

C.巡视

D.监察


200.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制定国家监察法,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用(A)取代“两规”措施。

A.留置

B.拘留

C.拘役

D.羁押


201.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增强党自我净化能力,根本靠强化党的(C)和群众监督。

A.党外监督

B.舆论监督

C.自我监督

D.社会监督


202.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组建国家、省、市、县(C),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A.巡视委员会

B.巡察委员会

C.监察委员会

D.检察委员会


203.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自上而下的(B),改进自下而上的(),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

A.社会监督组织监督

B.组织监督民主监督

C.群众监督民主监督

D.党内监督组织监督


204.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四大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四种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坚持(D),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A.目标导向

B.任务导向

C.结果导向

D.问题导向


205.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B)。

A.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富强民主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国家

D.富强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06.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A)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A.创新

B.改革

C.开放

D.协调


207.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定不移把(D)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A.改革

B.稳定

C.开放

D.发展


208.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B)。

A.制度建设

B.生态文明建设

C.作风建设

D.党的建设


20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A)。

A.“五位一体”

B.“四个全面”

C.“四个自信”

D.两步走战略


210.《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A)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尊老、爱幼、勤俭、持家

D.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11.《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B)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尊老、爱幼、勤俭、团结

D.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12.《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D)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尊老、爱幼、勤俭、团结

D.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13.《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紧紧围绕的目标是(B)。

A.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C.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

D.注重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律约束相衔接


214.《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D)中。

A.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B.经济发展实践

C.社会治理

D.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


215.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落实到基层,要充分发挥(B)的模范带头作用。

A.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B.党员、干部

C.青少年、社会公众人物

D.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从业人员


216.《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提升文化产品的思想品格和艺术品位,用(A)的优秀作品,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

A.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

B.新型文化业态

C.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D.形成好人好报、恩将德报正向效应


217.党的基础性建设是(D)

A.经济建设

B.文化建设

C.政治建设

D.思想建设


218.(B)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A.改革

B.创新

C.开放

D.共享


219.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B)

A.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实现共产主义

C.坚持民主集中制

D.坚持开放共享


2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A)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改革开放

C.绿色发展

D.开放共享


22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B)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A.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增进民生福祉

C.脱贫、扶贫

D.实现共产主义


222.2017年5月,秉持科技报国理想,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突出贡献,先进事迹被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的是(A)。

A.黄大年

B.龚全珍

C.谷文昌

D.南仁东


223.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A)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B.改革开放制度

C.绿色发展制度

D.开放共享制度


224.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参观平山县西柏坡时说:“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C)是最好的营养剂。多学习多重温,心中会增添许多正能量。”

A.党史、国史

B.马克思主义

C.中国革命历史

D.唯物辩证法


225.构建国家安全体系,包括政治、国土、军事、文化等11种安全,其中(B)是总体安全的根本。

A.经济安全

B.政治安全

C.文化安全

D.国土安全


226.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是(B)年。

A.1840-1948

B.1840-1949

C.1842-1948

D.1842-1949


227.中国近代史上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A)。

A.林则徐

B.邓世昌

C.谭嗣同

D.林永升


228.在黄海战役中,率领致远舰迎战日舰而壮烈牺牲的爱国将领是(B)。

A.林则徐

B.邓世昌

C.谭嗣同

D.林永升


229.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核心是(A)

A.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B.生态环境保护

C.产业升级转移

D.交通一体化


230.辛亥革命的开端是(A),辛亥革命的性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A.武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南昌起义

D.广州起义


231.宪法规定,(A)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社会主义公有制

D.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32.(B)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A.人民民主专政

B.中国共产党领导

C.工人阶级领导

D.社会主义公有制


23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A)负责并报告工作。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党委委员会委员长


234.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A)。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B.各级人民政府

C.国家行政机关

D.国家司法机关


235.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由(C)选举和罢免。

A.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B.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36.根据宪法规定,国务院总理人选由(A)提名。

A.国家主席

B.五分之一以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三分之一以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37.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A),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A.依宪治国

B.以德治国

C.依规执政

D.依纪执政


238.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D)。

A.国务院

B.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C.公民

D.人民


239.宪法规定,(C)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

A.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B.个体经济

C.国有经济

D.私营经济


240.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A)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A.十八

B.十六

C.二十

D.二十二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QQ交流圈

扫一扫,关注全民竞赛网QQ群交流,反馈您的建议,集思广益